朱棣為什么禮敬方孝孺 最后為什么殺方孝孺
歷史解密
燕王朱棣,揮師南,奪取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權,稱帝后稱為明成祖。明成祖朱棣為什么禮敬方孝孺?朱棣最后為什么殺方孝孺?明朝大儒方孝孺——忠臣發憤兮血淚交流
絕命詩
明·方孝孺
天降亂離兮孰知其由?
奸臣得計兮謀國用猷,
忠臣發憤兮血淚交流,
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嗚呼哀哉,庶不我尤!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發難,揮師南下,企圖奪取即位剛一年的建文帝朱允炆的皇權。就在燕王出師之際,他的謀士姚廣孝請求燕王道:“城破(南京)之日方孝孺是絕不會投降的,但萬萬不能殺他,否則天下讀書種?將會滅絕?!?/p>
方孝孺何許人也,為什么姚廣孝要為他說話?
青年方孝孺投師宋濂
方孝孺天資聰明,據說他十余歲時就好學成癖,整天閉門讀書,鄉鄰們把他比做“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都叫他“小韓子”。
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二十歲的方孝孺來到京師求見宋濂。宋濂是明朝開國文臣,以道義文章著名,宋濂收方孝孺為弟子。第二年宋濂致仕還鄉,
回到浙江金華。方孝孺繼續侍奉其左右,他一邊照顧老師的生活起居,一邊求學問道。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秋,方孝孺決定辭師歸省,宋濂為此作了首千字長詩《送門生方孝孺還鄉》,這師徒二人誰也沒想到,這次離別竟成了永別。就在這一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謀反罪殺死左丞相胡惟庸,“胡黨”集團的宋慎及其叔宋璲也被殺,宋慎是宋濂的長孫,因此宋濂也受到牽連,幸賴皇后及太子力救,宋濂被免一死,但全家謫充四川茂州。
被割掉舌頭的方孝孺口含鮮血噴向朱棣
柏楊先生說,中國歷史的王朝進入第二代一般都會出現一個“瓶頸”,這個“瓶頸”跟奪嫡有關,如果能沖過這個“瓶頸”,就是一馬平川,如漢朝、唐朝;沖不過去就土崩瓦解,如秦朝、隋朝。朱元璋原來的太子朱標在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就病逝了,朱元璋不得不重新考慮皇位繼承人的問題。他想到了皇四子朱棣,因為朱棣有許多地方都與自己相似,可大臣說:“如立皇四子,那么將皇二、皇三子立于何地?”當時朱元璋已經分封了諸王,而且皇二、皇三、皇四子分別被封為秦、晉、燕王,三人的封地都在邊境重鎮,而且手握重兵,一旦由于爭儲而出現內戰,后果將非常嚴重。于是,朱元璋根據嫡長繼承制度,將皇位傳給了太子朱標的長子,即虞懷王朱雄英,但朱雄英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薨,太祖又將朱標的次子朱允炆立為皇太孫。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朱元璋曾召見方孝孺,但由于方孝孺主張教化的施政方針和朱元璋重刑罰的政治主張相左,朱元璋只任方孝孺做陜西漢中府學教授。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病逝,年輕的皇太孫朱允炆即位,是為建文帝。他登基伊始,即派特使赴漢中將方孝孺召回朝廷。
建文帝的性格很像其父,仁慈而懦弱。建文帝即位后對先朝的政治實行了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改革就是削藩。建文帝削藩主要是針對燕王朱棣,但建文帝的軟弱害了他,他并沒有先從燕王朱棣削起,而是先從燕王朱棣的同母兄弟下手,這不僅引起了親王們的恐慌,還給了燕王朱棣應對危機的準備時間。當建?帝決定對燕王朱棣下手的時候,為時已晚,燕王朱棣已扯起了靖難的大旗,揮師南下——一場爭奪皇權的戰爭開始了。
戰爭持續了四年。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的軍隊攻克京師南京,建文帝被燒死。燕王朱棣入城,揭榜殿廷,以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五十余人為奸臣,方孝孺被逮下獄。六月,燕王朱棣即位,是為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聽了姚廣孝的話,派人把方孝孺從獄中提出,對方孝孺道:“方先生,我這樣做是仿效周公輔佐成王?!敝扉@是給方孝孺臺階下,假如方孝孺識相的話應該山呼“謝主龍恩”才是。但是方孝孺卻問道?“成王在哪?”朱棣說:“已*而死?!狈叫⑷嬗謫枺骸盀楹尾涣⒊赏踔??”朱棣說:“國家不能交給一個小孩子吧!”方孝孺繼續問:“那為何不立成王之弟?”朱棣說:“立誰都是我們朱家的事。只不過我希望我的即位詔書,出自先生之手?!狈叫⑷鎱s答:“有本事你就把我殺了,讓我給你寫詔書絕對不可能!”朱棣說:“你不寫,滅你的九族!”方孝孺說:“莫說滅九族,就是滅十族我也照樣不寫!”朱棣一怒之下命人割掉方孝孺的舌頭和雙頰,方孝孺含血噴向朱棣。朱棣怒不可遏,派人去抓方孝孺的妻兒老小。據說方孝孺妻鄭氏和方孝孺的兩個兒?方中愈、方中憲先行自殺,他的兩個女兒被捕過秦淮河時,也投河自盡。
朱棣又派人把方孝孺的宗族門人,還有他的朋友、學生乃至一切與方孝孺有關的人都抓來,并當著方孝孺的面磔殺于市。所謂磔殺,就是砍成碎塊。
方孝孺是最后一個受刑的,據說方孝孺被腰斬后,只剩上半身的他以肘撐地,用手蘸著自己的鮮血,在地上連書“篡”字,一共寫了十二個半才斷氣。
這首《絕命詩》就是方孝孺臨死前寫的。
方孝孺一介書生,面對專制君主的屠刀抗節不屈,感天地泣鬼神,受到后人的無限敬仰。
知識堂
朱棣:(公元1360年—1424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代皇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受封燕王。曾居鳳陽,對民情頗有所知。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就藩北平(今北京),多次受命參與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征,加強了他在北方軍隊中的影響。
朱元璋去世后,即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實行削藩,朱棣遂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發動靖難之役,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攻入南京,奪取皇位,次年改元永樂。
朱棣即位后疏通大運河。遷都并營建北京。五次北征蒙古,追擊蒙古殘部,緩解其對明朝的威脅。組織學者編纂《永樂大典》。設立奴兒?都司,以招撫為主要手段管轄東北少數民族。其在位時期,鄭和六次下西洋,溝通了中國同東南亞和印度河沿岸國家。
更多生活常識 ......
科技百科
科 普
- 獸醫獸藥
- 水下工程
- 稅收制度
- 通信設備
- 統計公文
- 土木工程
- 維修電工
- 味精工業
- 文物鑒賞
- 物業電工
- 銑工計算
- 線損管理
- 鞋楦設計
- 煙草工業
- 鹽業產品
- 冶金產品
- 液壓技術
- 印刷科技
- 用電管理
- 油墨技術
- 軋鋼技術
- 粘接技術
- 照明設計
- 制漿造紙
- 制冷空調
- 制鹽工業
- 智能建筑
- 作文論據
- 《詩經》
- 白酒釀造
- 草莓栽培
- 初中地理
- 初中化學
- 初中歷史
- 初中生物
- 初中數學
- 初中物理
- 初中英語
- 初中語文
- 初中作文
- 大豆栽培
- 動物免疫
- 番茄栽培
- 福壽財神
- 高中地理
- 高中化學
- 高中歷史
- 高中生物
- 高中數學
- 高中物理
- 高中英語
- 高中語文
- 高中作文
- 谷子生產
- 光穩定劑
- 國寶春秋
- 果酒生產
- 焊接材料
- 河蟹養殖
- 核桃栽培
- 花卉栽培
- 黃瓜栽培
- 黃酒釀造
- 簡明焊工
- 辣椒栽培
- 梨樹栽培
- 林業育苗
- 籠養蛋雞
- 綠色食品
- 綿羊飼養
- 名家信札
- 牧草貯制
- 奶牛養殖
- 農業科技
- 葡萄栽培
- 慶陽香包
- 全像八仙
- 全像關公
- 全像媽祖
- 肉羊飼養
- 如來佛祖
- 生活禮儀
- 生態農業
- 實用膠印
- 食品安全
- 食品發酵
- 獸醫用藥
- 樹莓栽培
- 陶瓷花釉
- 甜瓜栽培
- 五金工具
- 西瓜栽培
- 小麥生產
- 煙草栽培
- 冶金選購
- 一地多收
- 櫻桃栽培
- 油畫修復
- 玉米栽培
- 園林綠化
- 月餅生產
- 雜糧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