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不懂軍事”為什么還能建立蜀漢政權?
歷史解密
在夷陵之戰的相持階段,劉備在東西七百里的線路上建立營寨,魏文帝曹丕聽說了這件事情,對群臣說:劉備“不懂軍事(不曉兵),哪里有七百里連營可以攻擊敵人的!‘在大片低洼和險要地區駐扎軍隊,容易被敵人擊敗’”。還說劉備這是犯了兵家大忌。陸遜在給孫權上書時也說:“回顧劉備以往用兵打仗的情況,總是敗多勝少”。因此,盡管劉備深入了東吳五六百里,也不值得擔憂。后來劉備果然被東吳的陸遜打敗,所帶軍隊兵士舟船器械幾乎全部喪失,蜀國經過這一仗元氣大傷,劉備自己也因為慚愧悔恨而導致了第二年去世。
但是,劉備從當上安喜縣尉開始,后來當上平原縣令,代理過徐州刺史,就任豫州刺史,自任荊州刺史、益州刺史,可以說多半生都是在打仗中度過的。到后來,劉備建立了蜀漢政權并當上了皇帝,其軍事勢力也是在不斷地發展壯大,直到最后三分天下有其一,說明他這仗打得還是有效果的。三國是個諸侯紛爭、軍閥混戰的年代,不懂軍事想立足都難, 可讓曹丕和陸遜說成是“不曉兵”的劉備,為什么能夠建立一個國家呢?
劉備敗多勝少卻永不言敗
劉備敗多勝少,但劉備區別于那些一蹶不振的諸侯之處在于,劉備永不放棄,跌倒了,再爬起來,總是會尋找機會東山再起。
劉備起家于討伐黃巾軍,因為有功,當上了高唐縣令。被黃巾軍打敗后,劉備投奔了公孫瓚,被公孫瓚任命為別部司馬,讓他跟隨青州刺史田楷以防備袁紹。因為戰斗有功,當上了平原縣令。
陶謙死后,劉備代替陶謙當上了徐州刺史。這時候的劉備犯了一個大錯誤,收留了被曹操打敗的呂布!趁著劉備和袁術爭戰相持的機會,呂布偷襲并占有了下邳城,劉備不得已只好和呂布求和。但劉備并沒有就此依附呂布,甘心當一個寓公或者是一個賓客,而是回到小沛,又集結了一萬多人。這當然會引起呂布的忌憚,于是率兵攻打,劉備戰敗逃亡,歸附了曹操。
到了曹操這兒,名義上是到了朝廷,曹操對待他也很好,但劉備并不安于富貴安閑的日子,而是仍然想著再去邳地收集他的散兵。曹操給了他軍糧,補充了兵員,讓他向東攻打呂布。雖然再次失敗,劉備也跟隨曹操回到了許縣,但仍然沒有放棄。袁術稱帝失敗后,想經過徐州北上投奔袁紹,劉備借此機會要求截擊袁術,曹操就派他和朱靈一道截擊前往。劉備到了徐州,等到朱靈回到曹操那兒以后,劉備就殺了徐州刺史車胄,自己當上了徐州刺史,再一次自立。同時,劉備和袁紹結盟。
建安五年,袁紹準備攻打許都,曹操為了側翼安全,率兵攻打劉備,劉備再次失敗,不得已投奔依附了袁紹。曹操和袁紹在官渡相持,袁紹派遣劉備和曹操的叛將汝南郡的黃巾軍劉辟進攻許縣。曹操派兵攻打劉備,劉備想借此機會離開袁紹,就將袁紹撥給他的軍隊歸還,勸說袁紹向南結好劉表。袁紹同意后,劉備就來到了汝南。這讓劉備即避免了玉石俱焚,又有了自謀發展的機會。當曹操在官渡打敗袁紹,回過頭來攻打劉備的時候,劉備才有了機會和條件投靠劉表。
到了荊州的劉備,雖然逐漸不受劉表信任,但他手里有兵,又獨守一地,仍然保持著一定的獨立性。所以,當曹操進攻荊州,正趕上劉表死,劉表兒子劉琮投降了曹操的時候,劉備雖然猝不及防,但還是能夠率領自己的隊伍南下。這讓劉備有機會聯絡孫權,共抵曹操。
赤壁之戰,孫權打敗了曹操的水軍,再加上軍隊染上了瘟疫,曹操大軍北撤。劉備趁機奪取了荊州的江南四郡,這讓劉備有了立足之地。站穩腳跟后,劉備抓住機會進入西川,在逼迫劉璋投降后,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地盤。
可以說,正是劉備的這種屢敗屢戰,永不放棄,才讓他有機會走向最終的成功。和他同時期的人,有幾個曾經勢力比他不知強大多少倍的人,正是由于缺少了他的這種精神,所以很快被諸侯淘汰出局。如同時代的韓馥,擁有天下大州冀州,當公孫瓚前來討伐的時候,還沒有等到交戰,就已經嚇了個半死,袁紹派人再一嚇唬,他就拱手把冀州城交了出去。還有這個袁紹,雖然官渡失敗,但他只是損失了部分精銳部隊,其地盤和力量仍然不輸曹操??墒撬恢\東山再起,而是整天在家里憂愁,最終就這樣愁死了。這些人缺少的就是劉備的永不言敗的精神。
劉備自強不息始終謀取自立
劉備先后依附過好幾個人,但劉備能夠保持著自己的相對獨立性,當沒有機會的時候,他能夠耐心的等待,有了機會,他善于把握,這種自強不息始終謀取自立的作為,也是他能夠最終立國的條件。
劉備曾經依附公孫瓚,當他和青州刺史前往徐州救援時,他手里是有兵的,雖然不過是千余人,這仍然會被人看成是有自己力量的人。有了這個基礎,陶謙才會給他個虛名的豫州刺史,也才會臨死把徐州交給他。呂布偷襲,劉備不得已依附了他,但他很快又召集了一萬人,正是這種自立,才引起了呂布的警惕,于是趁他羽翼未豐時下手。董承等人曾經受衣帶詔,密謀殺曹操,劉備也參與其中。劉備借機會出外,他不是借機會逃亡,而是借機會據州自立,這就是他殺了車胄的原因吧。
最能說明劉備自立的是他和孫權的關系。本來,曹操進攻荊州,劉備很快就被打敗,失敗了的劉備很快就被邊緣化。但是,劉備能在孫權獲勝后看到自己的價值,所以,他不顧諸葛亮等人反對,執意前往東吳,為自己謀取了孫權的承認。東吳的周瑜是要孫權扣留劉備的,但孫權正是看中了劉備的力量,需要他分擔抵抗曹操,這才不但承認他荊州刺史的官位,還把新奪取的荊州之地借給了他。假如,劉備沒有謀取自立的雄心,沒有抓住機會奪取江南四郡,孫權會讓他獨立守荊州嗎?沒有荊州的劉備,又何談奪取西川?
這種依附時努力保持相對獨立,有機會則謀取獨立,除了劉備,三國還能有誰?比如說那個張邈,別人勸他自立,這本來沒有錯,但他卻迎來了呂布,這種背叛了人再依附另一個人又怎能算作是自立!
這也難怪曹操要說,天下英雄只有他曹操和劉備兩人!
劉備會用人,有信義,還積攢了人氣
一個開國皇帝,絕不會是一個人在戰斗,他必須要有一大批優秀的文臣武將輔佐他才行。而劉備在識人、用人方面也有他的獨到之處。關羽張飛孫乾簡雍這些人有的從起事就跟著他,有的從徐州就跟著他,無論是失敗還是挫折,都始終不離不棄,足可見劉備的魅力所在。是什么原因讓這些人和劉備“誓死與共”?關羽的事例也許會說明這一點。關羽不得已暫時歸順了曹操,但知道了劉備的消息,仍然前去相會,因為劉備給他的“恩厚”。曹操給關羽封侯,還給了他重重的賞賜,劉備的什么恩德還能比曹操給予的厚?不用說,就只這個可以“生死與共”的信任。
劉備的識人就不用多說了,僅從諸葛亮和馬謖兩個人的例子就可以說明一切。諸葛亮見到劉備的時候,雖然已經有了一定的才名,但畢竟還是個青年書生。盡管如此,劉備得到他馬上給予極大的信任,其重視程度甚至都引起了關羽張飛等人的嫉妒。正是有了這個諸葛亮,劉備不但按照“隆中對”的設計進入了西川,還給不成器的兒子找到了一座堅實的靠山。還有那個馬謖,正是他的言過其實,葬送了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大好局面,這就是劉備識人方面的先見之明。
除了識人和用人,劉備還能體貼和理解人。
早年龐統在周瑜手下,劉備到東吳都城,周瑜建議扣留不放劉備走。劉備在問起這件事情的時候,先對龐統說,“各為其主(在君為君)”,讓龐統不要有所顧慮。糜竺的弟弟糜芳投降了孫權,這導致了關羽兵敗被殺,糜竺自己綁起來當面請罪,劉備知道糜竺沒有參與,仍然和以前一樣對待他。封建社會搞株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劉備能把弟弟的罪不連帶哥哥,不失為一個明白君主。還有那個黃權,伐吳時劉備讓他駐守江北防備曹魏,失敗后,黃權退不回來了,只好投降了魏國。執法人員要將黃權的老婆孩子抓起來治罪,劉備沒有同意,說是自己辜負了黃權。古代大將駐軍在外,家人留在京城,就是防止將軍叛變或者自立,劉備能夠看到黃權不投降孫權,自有他的不得已之處,這不僅對黃權是一種理解,對其他參與東征失敗回來的人都是一種關懷。
劉備還是一個值得別人信任的人。
呂布離開長安后,大部分時間也在東游西逛,但呂布這個人不太受人待見,有幾人都公開拒絕過他,即便是接納也不信任他。劉備這個人東奔西走的有點兒像呂布相似,但不同的是諸侯們大多信任劉備。這當中有一個區別,劉備雖然在離開他人時也動過一些心思,但總起來都是明著走,好合好散,不像呂布一樣背后里下刀子。比如說他離開曹操、袁紹都是找理由得到同意后走的,即使是借荊州,也是孫權愿意借給的,并不是逼著孫權非借不可。自從他有了那個豫州刺史的名號以后,雖然只是一個虛名,這也讓他得以進入諸侯行列,這些舉動,也讓他在天下積攢了一定的人氣,所以到了荊州、西川都有一個好名聲,這讓不少人都愿意跟隨他。
劉備從不言敗,永不放棄,始終尋機謀求自立,不依附他人,即便在不得已暫時依附他人時,也始終保持著自己相對的獨立性,能識人,會用人,這也許就是他能夠建國的原因吧。劉備在后世得到了人們更多的贊賞,這除了他建立的那個帝國有一個“漢”字之外,恐怕更多的還是個人的人格魅力所致吧!人格魅力,正是劉備令人欣賞的地方。如果拋開帝王不論,在干事、創業或者是為了某項事業而奮斗方面,劉備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是不是也值得后人效法和學習?!
更多生活常識 ......
科技百科
科 普
- 獸醫獸藥
- 水下工程
- 稅收制度
- 通信設備
- 統計公文
- 土木工程
- 維修電工
- 味精工業
- 文物鑒賞
- 物業電工
- 銑工計算
- 線損管理
- 鞋楦設計
- 煙草工業
- 鹽業產品
- 冶金產品
- 液壓技術
- 印刷科技
- 用電管理
- 油墨技術
- 軋鋼技術
- 粘接技術
- 照明設計
- 制漿造紙
- 制冷空調
- 制鹽工業
- 智能建筑
- 作文論據
- 《詩經》
- 白酒釀造
- 草莓栽培
- 初中地理
- 初中化學
- 初中歷史
- 初中生物
- 初中數學
- 初中物理
- 初中英語
- 初中語文
- 初中作文
- 大豆栽培
- 動物免疫
- 番茄栽培
- 福壽財神
- 高中地理
- 高中化學
- 高中歷史
- 高中生物
- 高中數學
- 高中物理
- 高中英語
- 高中語文
- 高中作文
- 谷子生產
- 光穩定劑
- 國寶春秋
- 果酒生產
- 焊接材料
- 河蟹養殖
- 核桃栽培
- 花卉栽培
- 黃瓜栽培
- 黃酒釀造
- 簡明焊工
- 辣椒栽培
- 梨樹栽培
- 林業育苗
- 籠養蛋雞
- 綠色食品
- 綿羊飼養
- 名家信札
- 牧草貯制
- 奶牛養殖
- 農業科技
- 葡萄栽培
- 慶陽香包
- 全像八仙
- 全像關公
- 全像媽祖
- 肉羊飼養
- 如來佛祖
- 生活禮儀
- 生態農業
- 實用膠印
- 食品安全
- 食品發酵
- 獸醫用藥
- 樹莓栽培
- 陶瓷花釉
- 甜瓜栽培
- 五金工具
- 西瓜栽培
- 小麥生產
- 煙草栽培
- 冶金選購
- 一地多收
- 櫻桃栽培
- 油畫修復
- 玉米栽培
- 園林綠化
- 月餅生產
- 雜糧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