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的形成是高質量經濟運行和協同發展的必然,將推動我國區域性產業結構的高效轉型和技術升級,城市群的可持續安全發展關乎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由于地處不同的地理和構造環境,經濟社會發達程度和防災減災救災基礎能力存在著較大差異,華北、中部、東部沿海、南方等主要城市群面臨著差異性的自然災害風險,大城市和城市群在應急準備和應急處置等方面也存在諸多不足。
(一)華北等城市群面臨直下型重特大地震及其鏈生災害和跨類災害的威脅
我國地處多板塊相互作用交接地區,發育著眾多具有發生破壞性地震能力的活動斷層,這些活動斷層不僅是地震潛在震源,活動斷層沿線也是地震災害、鏈生災害和跨類災害最為嚴重地帶。例如,北京、唐山、西安等城市歷史上均遭受過特大地震嚴重破壞,甚至遭受滅頂之災,整座城市頃刻間成為廢墟。
圖1 1976年唐山地震現場照片
(二)中東部城市群面臨極端強降雨過程引發區域性洪澇鏈生災害風險和地下空間安全巨大隱患
全球變暖引發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和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暴雨、寒潮、異常炎熱天氣和特大地震相繼登場,災害損失和人員傷亡大。鄭州“7·20”特大暴雨引發災難性的洪澇鏈生災害和跨類(衍生)災害,共397人遇難/失蹤。隨著全球變暖,這種極端強降雨過程誘發的洪澇災害及其鏈生滑坡等地質災害、地下空間進水淹沒等在我國中東部,特別是中部城市群出現的頻度會增高。
(三)東部沿海城市群面臨海平面上升和低洼地段被淹沒及其連鎖災害效應風險
全球變暖引起冰川融化加速和海平面上升已是不爭的事實。2021年1月《冰凍圈》明確指出如今氣候已經加速變暖,在1994年到2017年期間,冰川融化速度已經比30年前快57%,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3.5厘米。我國東部沿海城市群,特別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上海、江蘇)等大部分地區遭受到海平面上升的災害連鎖效應最強,屆時將面臨低洼地區淹沒、海水倒灌、洪水和潮水災害區域擴大,海岸和河口自然生態環境失衡等風險。
(四)中國南方城市群面臨著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威脅
全球變暖不僅引發極端強對流天氣,暴雨洪澇鏈生災害頻發,寒潮天氣過程也時有發生。2008年1月10日到2月12日,我國湖南,貴州,湖北,江西,廣西北部,廣東北部,浙江西部,安徽南部,河南南部等地區出現了大面積持續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具有范圍廣、強度大、持續時間長、災害影響重等特點??梢酝茢?,由于極端對流天氣影響,我國南方城市群寒潮災害在未來還很有可能出現。附:主要名詞解釋
1)自然災害:指給人類生存帶來危害或損害人類生活環境的異?,F象或事件。自然災害主要包括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氣象災害、水旱災害、海洋災害、生物災害、森林和草原火災及其災害鏈。
2)鏈生災害:由于自然生態和社會經濟系統之間相互 依存、相互制約的內在關聯性,由一種災害引發多種其他災害,或者從一個地域擴散到更廣闊地域的鏈生式有序災害效應。也稱為“次生災害”。
3)跨類災害:自然災害誘發的生產安全事故。也稱為“衍生災害”或“Na-Tech事件”。
4)復合災害:不同成因的自然災害在空間域或時間域重疊出現的現象,具有災害疊加放大效應。
引自:徐錫偉, 王中根, 許沖, 趙宇. (2021). 我國主要城市群自然災害風險分析與防范對策. 城市與減災 141(6): 1-6.